一路西行,萌生的是一缕又一缕怀古之情
面对古人的遗存,哪怕极尽想象,也难以还原曾经的故事,但你尽可沉浸去,怀古的妙处也在于此吧
敦煌党河边、三危山前修行者的灵塔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照片 397.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照片 398.jpg

王圆箓。敦煌藏经洞故事主角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b219ebc4b74543a9dd8756dd1f178a82b8014a90f603343e.jpg

藏经洞五万多件经书图画流落四万多件到国外,人们把账都算到这位王道士头上,
说起流失的经卷古画,他就是千古罪人
有依据说,王道士发现洞中宝物后他步行50里地去报官,
不止一次报官请求给予及时处理,官员们没作为,敷衍行事了之。。
所以,现在比较多的认识是:最大的罪人是时任地方长官,他们不作为。
有关流失的这些经卷,还有说,如果王道士不贱卖给斯坦因、伯希和等外国人,
这些经卷文革也难脱厄运。。
这是法国著名汉学家伯希和说服王道士后进入藏经洞拣选经卷的情形
伯希和精通汉语,用500官银选走了8千卷精品
(世间的阴差阳错之事太多,常书鸿正是在法国看到伯希和编写的画册才毅然决定去到敦煌)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01000000000000119086259118564.jpg

是是非非,我们不是学者,不用去深究。
对于热爱敦煌艺术的人来说,这些经卷能被妥善完好保护留予世人就好,在哪国又有多重要了呢
斯坦因《西域考古图记》中说:
“他将全部的心智都投入到这个已经倾颓的庙宇的修复工程中,
力图 使它恢复他心目中这个大殿的辉煌……
他将全部募捐所得全都用在了修缮庙宇之上,个人从未花费过这里面的一分一银。”
斯就没伯那么幸运了,他带走的几千卷有不少毫无价值,因为他不懂汉语
王圆箓骨灰塔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照片 395.jpg

很多人已经不屑去到月牙泉,说,就是一小氹氹水蛮,有啥看头
当你真穿越沙漠走近它时,依然会被这奇特的美吸引住
再专注些,月牙泉边还会看见这些鲜活的绿植和花朵
它们在人群散去夜幕降临后,会在星月的护佑中安静地陪伴着这泓清泉,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照片 569.jpg

罗布麻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照片 557.jpg

蜀葵,爱极了的单瓣原生品种,刚好有成熟的种子可采收,自不会拒绝
秋天就可下种了,来年如果花开繁盛,欢迎有同好的车友索要来自月牙泉边的美好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照片 558.jpg

汉玉门关
往它走近时,不止一两人在叨念“。。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不过,好像也只是暂定此处就是两千多年前丝绸之路上一派繁荣景象的关隘。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照片 445.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