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路标自行车·户外论坛  (http://www.ex-tre.com/bbs2008/index.asp)
--  骑游线路及最新活动  (http://www.ex-tre.com/bbs2008/list.asp?boardid=3)
----  走起,继续柏林教堂!  (http://www.ex-tre.com/bbs2008/dispbbs.asp?boardid=3&id=10566)

--  作者:玉子
--  发布时间:2014-8-17 11:44:23
--  走起,继续柏林教堂!

走起,继续柏林教堂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1.jpg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你将灵魂何处安放?来自刘堃的一首歌。

  不管是网络还是现实,人人好像都在说着各自烦恼的事。就连玉子走在三桥,也会被陌生女人喊住诉说她的苦衷。她今天的苦衷,或许就是大家昨天所面临的纠结。这些纠结如果没有化解,烦恼就像病毒一样集聚人的身体中,灵魂也不得以安宁。我对宗教没什么深入研究,不晓得宗教是不是为了解决人的烦恼和信仰问题而产生?

  娟去年去印度旅行了。上周看到娟在微信中转发了梁冬的文章:印度让我知道为什么要活着,要做什么?文章说道,有两件事情让他很诧异。一是街上有很多乞丐,乞丐脸上都是笑。二是印度人喜欢席地而做,一坐就是2个小时,也没有浪费时间的焦虑。我想,这与印度的信仰佛教有关吗?如果说有关,宗教信仰对人会产生多大的影响呢?会解决我们面临的烦恼吗?

  上周和友友们去了柏林教堂。这路骑行感觉非常好。教堂内工人在漆凳子,牧师不在,我们简单参观。院中百年紫荆花与教堂同呼吸共命运,开得正艳丽。回来后,才得知:院中还有百年的金桂和银桂。心想:当时自己为什么对这两颗树就没任何印象呢?难道我还是只被紫荆美艳的花朵所吸引,而忽略周围其他的事物?

  有人问,玉子为什么本周又走同样的线路?我想,除了本条线路确实适合骑行外,也想弄清上周没注意到的细节。另外,看A.J的微信柏林教堂照片,拍得肃穆宁静,也想现学现拍。

 你看,这一切一切的问题,好像就是烦恼的开始...当我们没有这些疑问的时候,烦恼是不是就少了呢?

 

 征得本人同意,分享A.j拍摄的柏林教堂照片。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jpg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3.jpg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5.jpg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6.jpg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6.jpg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7.jpg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8.jpg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10.jpg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  作者:玉子
--  发布时间:2014-8-17 12:13:04
--  

   以下照片就是玉子两次手机拍摄。记录我眼里看到的部分柏林教堂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neo_img_qq图片20140817121049.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neo_img_qq图片20140817121056.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neo_img_qq图片20140817121102.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neo_img_qq图片20140817121059.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作者:玉子
--  发布时间:2014-8-17 12:15:56
--  

周哥曾经丢过车。没想到,他今天一路参观,一路将车推上,一直推到教堂。

不管是对事对人,如果不学会放下,人怎么能少烦恼呢?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neo_img_qq图片20140817121115.jpg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neo_img_qq图片20140817121119.jpg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neo_img_qq图片20140817121112.jpg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neo_img_qq图片20140817121123.jpg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  作者:玉子
--  发布时间:2014-8-17 12:17:31
--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neo_img_qq图片20140817121105.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qq图片20140817121126.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neo_img_qq图片20140817121133.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qq图片20140816204126.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作者:玉子
--  发布时间:2014-8-17 12:24:36
--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neo_img_qq图片20140817121108.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qq图片20140817121137.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qq图片20140817121140.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作者:夏木六三四
--  发布时间:2014-8-18 8:59:23
--  
以下是引用玉子在2014-8-17 11:44:23的发言:

 

  你将灵魂何处安放?来自刘堃的一首歌。

  ...

  娟去年去印度旅行了。上周看到娟在微信中转发了梁冬的文章:印度让我知道为什么要活着,要做什么?文章说道,有两件事情让他很诧异。一是街上有很多乞丐,乞丐脸上都是笑。二是印度人喜欢席地而做,一坐就是2个小时,也没有浪费时间的焦虑。我想,这与印度的信仰佛教有关吗?如果说有关,宗教信仰对人会产生多大的影响呢?会解决我们面临的烦恼吗?

  ...

  

   佛教诞生在达毗罗卫王国(今属尼泊尔),由始祖释迦牟尼于公元前6世纪创立的。佛教在印度孔雀王朝(约公元前324年-约前187年)时达到鼎盛。后来,由于种种原因开始急剧衰落。19世纪有所复兴,但总的来讲,势力比较弱小。

    印度的人口普查数据:当代, 印度人口的82%左右信奉印度教,12%左右信奉伊斯兰教;此外,还有基督教徒,占人口的2.32%,佛教徒仅占0.77%。印度教是多神教,印度教的神有3.33亿之多。种姓制是印度教的显著特点之一,4个种姓、从高等到低等:婆罗门(从事文化教育和祭祀),刹帝利(从事行政管理和打仗),吠舍(从事商业贸易),首陀罗(从事各种手工劳动和农业),在这4个种姓之外,印度教还有一个为数众多的阶层,被叫作“贱民”,或者“不可接触者”(约占印度人口10%)。这是最悲惨的一群人,实际上就是不把他们当人,他们连牲畜都不如,不可利用道路、渡船、水井、学校等公共设施,不可进入寺院,而且动辄就遭受酷刑。他们自认为是下贱的,在询问他们是否想改变这种制度时,他们说:“神创造了它,只有神才能改变它”。尽管印度独立已将近七十年,种姓制度在印度社会中的作用和影响仍是强大的,仍在阻碍印度现代化的步伐,这是印度社会的不幸。

    印度早已不是佛教国家了,只是还有不少佛教遗迹。例如鹿野苑,是佛陀初转法轮地,至13世纪,先后遭回教徒与印度教徒的蹂躏,尽成废墟;佛祖释迦牟尼当年修道成佛的菩提树,遭异教徒摧毁,遂又从锡兰移枝回菩提道场,即今之菩提树。那烂陀寺——印度最古佛教寺院,也很有名,玄奘(即《西游记》中的唐僧)、义净,就先后于戒日王朝佛教短暂中兴时期(7世纪)至此留学。


--  作者:飞雪
--  发布时间:2014-8-18 11:04:14
--  
柏林教堂拍得好好,好有感觉~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作者:玉子
--  发布时间:2014-8-18 13:14:56
--  

感谢夏木的文章,学习了!


--  作者:玉子
--  发布时间:2014-8-18 13:54:39
--  
以下是引用飞雪在2014-8-18 11:04:14的发言:
柏林教堂拍得好好,好有感觉~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色温比较暖和的柏林教堂照片是尹哥(A.J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