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路标自行车·户外论坛 (http://www.ex-tre.com/bbs2008/index.asp) -- 骑游线路及最新活动 (http://www.ex-tre.com/bbs2008/list.asp?boardid=3) ---- 。。。。。。去远方,朝着飞天起舞的方向。。。。。。 (http://www.ex-tre.com/bbs2008/dispbbs.asp?boardid=3&id=10344) |
-- 作者:布衣 -- 发布时间:2013-8-11 18:08:25 -- 。。。。。。去远方,朝着飞天起舞的方向。。。。。。 连天的雨和高温湿热,还有穷凶极恶的蚊子,把人拒绝在了花园外。 告诉自己,暂时舍下朵儿们,就让园里荒草丛生吧,是时候远走一次了。 这是一段说走就走的旅程,只头天晚上一顿夜宵就敲定的事。 所以,啥计划 、列单、攻略,见鬼去。 去到哪里 ,大致方向就在西面,至于每天的终点,行在路上再看地图啦。 |
-- 作者:布衣 -- 发布时间:2013-8-11 18:25:26 --
画卷
|
-- 作者:布衣 -- 发布时间:2013-8-11 18:38:29 -- 旅途的美好,如梨花园风卷花瓣雨,不可尽数 途中,风景如画欢喜了眼睛,清新了嗅觉 可是最打动我内心的还是人,常书鸿、段文杰、林湖守护人、采药人、牧羊人 相信去过敦煌的朋友,都被石窟里精美绝伦的壁画所震撼 敦煌研究院的摄影师朋友引路看了几个不对团开放的窟,把我看神起了
看到这些没留下姓名的画师画作,血流心跳加速了,无可抑制 想象呀,想象呀,当时他们是如何掌灯或仰面或弓背完成这世人瞩目的佳作 从走入洞窟到走出,想象无尽,仙人是否感知到,相信这些画师们已是仙人了 洞窟不能拍照是常规。借来的一张图仅仅是莫高窟的一孔之见。还有太多的美太大的惊叹只好留在记忆里了。 |
-- 作者:布衣 -- 发布时间:2013-8-11 18:38:41 -- 面对在中国美术史中留下重彩的敦煌壁画, 让人仰止的是仙去的无名画师,是历经五代一百多年的造窟人,供养人, 还有现代敦煌的保护人 去看看他们,是到敦煌的一个心愿 本次行到敦煌,很顺利地拜谒了常书鸿老先生、段文杰老先生。。 常书鸿,我国第一代敦煌学家,敦煌石窟艺术保护与研究的先驱。 从上世纪40年代起,常书鸿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 历经妻离子散、命运浮沉的种种不幸和打击, 义无反顾地组织大家修复壁画,搜集整理流散文物, 撰写了一批有较高学术价值的论文,临摹了大量壁画精品, 并多次举办大型展览、出版画册,向世人介绍敦煌艺术, 培养了一大批敦煌艺术专家和研究学者。 1927年,常书鸿去到法国学习油画。 1935年秋的一天,常先生在巴黎塞纳河畔一个旧书摊上,偶然看到由伯希和编辑的一部名为《敦煌图录》的画册 全书共分六册,约400幅有关敦煌石窟和塑像照片,他十分惊奇, 方知在中国还有这样一座艺术宝库存在,而且在国外引起了轰动,中国人却不知,他内心感到一种震撼。 为了敦煌艺术宝库,他放弃了优越的生活条件和工作环境,带着妻子毅然回到中国。(引自网络) 常书鸿家庭自画像。第一任妻子李秀芝,我国第一位留法雕塑学生。 妻子与他回国后无法忍受艰苦的环境与人私奔,后尝尽人生百味,一时尚的艺术生落成一洗衣女。 妻子因此落得一生骂名,常书鸿晚年也曾愧疚自己年轻时为艺术而冷落家庭 |
-- 作者:布衣 -- 发布时间:2013-8-11 18:39:01 -- 妻子离开后,常书鸿独自带一双儿女仍然坚守敦煌, 破庙里的土堆凳子桌子床,四周是茫茫戈壁。。 一住下来就是几十年 如今,这位为保护莫高窟奉献了一生的老人, 已在西北大漠里沉睡了19年,被誉为“敦煌的守护神”。 他葬在了莫高窟对面,一片寸草不生的沙砾坡地(看见的沙柳是人工种植),与莫高窟想望 犹太人用石子表达他们对辛德勒的追思与崇敬,因为他拯救了犹太人的性命。 先生的墓前也摆放了石子,因为常书鸿生前拯救了敦煌,死后守望着莫高窟。 |
-- 作者:布衣 -- 发布时间:2013-8-11 18:39:13 -- 与常老先生的同望莫高的还有一人,他就是段文杰先生。 1917年8月,段文杰出生在四川绵阳松桠乡一个贫穷的农村家庭。 1940年,段文杰考入重庆国立艺专。 在那里,他知道了“敦煌”,知道了“莫高窟”。 1944年,张大千将自己临摹的敦煌壁画带到四川展览,段文杰站在画前,暗下决心:“要去敦煌向古人学习。” 从1946年开始,段文杰陆续临摹各洞窟不同时期的壁画340多幅, 面积达140多平方米,在敦煌莫高窟个人临摹史上创下了纪录。 1947年和1948年,段文杰及其同事们对莫高窟洞窟进行了一次全面的编号、测量和内容调查, 这套编号沿用至今。 1982年段文杰接替常书鸿先生,出任敦煌文物研究所所长; 1984年敦煌研究院正式成立,他担任第一任院长一职直至1998年。 2011年,段先生也长眠在了这片沙砾地中,与他相守了60年的莫高相望。。 还有他们,把毕生奉献给保护敦煌艺术的敦煌研究院的优秀职员, 他们中有的英年早逝,有的因医疗条件有限耽误治疗 惊叹古人的神笔和意志力时,也崇敬他们 因为“哭泣的骆驼”、“撒哈拉的故事”喜欢了三毛不羁和痴情 因为贾平凹的讲述,得知三毛有衣冠冢在敦煌沙漠, 再到敦煌,又多一位想见的人,真心想找到三毛的落葬地,看看花季时最爱的她 研究院的朋友说,三毛就葬在这块沙丘地,但是没有墓碑,具体位置不详 午时的沙漠温度高达40,同行的几人看望了两位老爷子后匆匆离开, 自己不甘心,头顶烈日独自翻越过沙丘远望近寻,想辨认出三毛的位置 很希望有一点点迹象引领自己找到她的位置, 可是,没有。 我确信,她就在我目光所到处。。 她只是不想被辨识出,她不想自己成为这的景点。 有更执着的读者远去加纳利群岛拜祭了荷西后到敦煌拜祭三毛, 还坚信自己找三毛的衣冠冢, 现在虽已知晓她的位置,但不想多说了,宁愿没人知道她到底在哪。 就让她在这块眷恋如撒哈拉一样的沙漠继续自由行游 爱她的读者应该知道,她不想被打扰。 |
-- 作者:布衣 -- 发布时间:2013-8-11 18:39:26 -- 一路西行,萌生的是一缕又一缕怀古之情 面对古人的遗存,哪怕极尽想象,也难以还原曾经的故事,但你尽可沉浸去,怀古的妙处也在于此吧 敦煌党河边、三危山前修行者的灵塔 王圆箓。敦煌藏经洞故事主角 藏经洞五万多件经书图画流落四万多件到国外,人们把账都算到这位王道士头上, 说起流失的经卷古画,他就是千古罪人 有依据说,王道士发现洞中宝物后他步行50里地去报官, 不止一次报官请求给予及时处理,官员们没作为,敷衍行事了之。。 所以,现在比较多的认识是:最大的罪人是时任地方长官,他们不作为。 有关流失的这些经卷,还有说,如果王道士不贱卖给斯坦因、伯希和等外国人, 这些经卷文革也难脱厄运。。 这是法国著名汉学家伯希和说服王道士后进入藏经洞拣选经卷的情形
伯希和精通汉语,用500官银选走了8千卷精品 (世间的阴差阳错之事太多,常书鸿正是在法国看到伯希和编写的画册才毅然决定去到敦煌) 是是非非,我们不是学者,不用去深究。 对于热爱敦煌艺术的人来说,这些经卷能被妥善完好保护留予世人就好,在哪国又有多重要了呢 斯坦因《西域考古图记》中说: “他将全部的心智都投入到这个已经倾颓的庙宇的修复工程中, 力图 使它恢复他心目中这个大殿的辉煌…… 他将全部募捐所得全都用在了修缮庙宇之上,个人从未花费过这里面的一分一银。”
斯就没伯那么幸运了,他带走的几千卷有不少毫无价值,因为他不懂汉语 王圆箓骨灰塔 很多人已经不屑去到月牙泉,说,就是一小氹氹水蛮,有啥看头 当你真穿越沙漠走近它时,依然会被这奇特的美吸引住 再专注些,月牙泉边还会看见这些鲜活的绿植和花朵 它们在人群散去夜幕降临后,会在星月的护佑中安静地陪伴着这泓清泉, 罗布麻 蜀葵,爱极了的单瓣原生品种,刚好有成熟的种子可采收,自不会拒绝 秋天就可下种了,来年如果花开繁盛,欢迎有同好的车友索要来自月牙泉边的美好 |
-- 作者:布衣 -- 发布时间:2013-8-11 18:39:41 -- 榆林窟 莫高窟的顶光大无比,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佛教艺术宝库。 这光环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游客前往观揽。 而这里,榆林窟,由于不被更多人知晓,没有攒动的人群, 你尽可以屏息专注感受这苍茫地域中不可思议的壁画艺术 走进莫高窟,看到绝伦的壁画心跳可以120 走进榆林窟,心跳150了 有说法,榆林窟是莫高窟的分支,是莫高窟的姊妹窟, 从现存壁画风格和游人题记看,唐、五代、宋、西夏、元、清各代都有开凿和绘塑,
榆林窟现存有完整壁画洞窟43个,彩塑272身 研究院的专家确认,中唐和西夏时期的壁画绘制水品高于莫高窟同时期的绘制 洞窟内自然是惯例不能拍照,窟内的精彩只有自己前往感受 榆林窟第二窟唐僧取经壁画比小说《西游记》的成书早300年。 这也从文学史上证明了,《西游记》小说最早的艺术原型源于国内的敦煌艺术壁画。 壁画上只有唐僧、白马和孙悟空,并无猪八戒和沙和尚。 |
-- 作者:布衣 -- 发布时间:2013-8-11 18:39:55 -- 往丹霞地貌途中景 远足的美好,在于只有自己能知哪些瞬息哪些美好让你感到莫名幸福 赶往丹霞地貌的途中,被一望无际的红柳林包围 原本是梦境中的呀 曾经无数次在梦里,漫游且行之中 张掖丹霞地貌 其实,发第一组图时,只是想推荐给大家一个好去处,建楼也就10层, 发图也就顺手发几张吧。结果在翻看这些图时, 一时兴起还是配了简短文字,也想哪说哪了,算是二说一通 结果发现,10层有点矮耶,那就挤一挤了。 不说闲话了。。。接着来吧 穿越柴达木盆地,来到德令哈 德令哈,这个地方对自己来说,去到之前,完全是陌生的 到时已经是星星满天的蓝月夜 久居城中,已经少有仰头望空的举动了,因为,城市的上空不会带给你多少惊喜 也好也好,这样,值得回味的星空月夜就更奇幻无穷了 至今,关于星空的清晰记忆中有这样几段, 家中只有油灯的儿时,母亲在雅鲁藏布江边的营地教会了自己辨认北斗七星; 最梦幻的启明星,出现在圣彼得堡火车站天将黎明时 深浓色的蓝天,一颗金黄色的启明星伴着只能看见剪影的教堂尖顶, 痴看这幕的自己差点忘了行李的存在; 还有,鄯善沙漠中的流星雨,寻望中痴痴的自己竟忘记了心愿的相许。。 德令哈的夜空,让自己又痴望了一回。 不过,在痴望星空时没忘教会孩子们辨认自己能辨识的几个星座, 还能提醒孩子们看见流星不要忘记许个心愿哦 ,年长也长了理性。 穿越柴达木盆地时,想不到一个偏僻之地的县级市能有啥留住我们的脚步 结果,德令哈,不仅有美食,还有美得不得了的景。。 盐碱地长出的丰沛牧草养出了中国最好吃的羊肉, 炕羊排 羊肉真的太好吃了,预言,自己能吃到的羊肉美食也莫过于此了 如果你酷爱美食,这的羊肉不吃就太遗憾了。
青海湖,人们趋之若鹜之地。 我们之行也只是在青海湖短暂歇息留此存照, 因为人流的攒动会扰了你与美的相互感应 与德令哈相距30公里的克鲁克湖、托素湖,接近它们时,心跳再次回到150. 两湖合称情人湖,因为动人的传说。 克鲁克湖 克鲁克湖与托素湖真是老天早就的圣湖,两湖一大一小 克鲁克是淡水湖,托素湖是咸水湖,而两湖又水域想通 这里,因为多草的芨芨滩和富有的繁茂水草,成为鸟的天堂 200长焦拍到的,估计是一对忠贞的灰雁, 这时好想有更好的设备,有了就可以看见母雁如何跟不停留等等她的公雁撒娇的。 真的在斗气呢,可还是不离不弃的相随左右 |
-- 作者:布衣 -- 发布时间:2013-8-11 18:40:10 -- 克鲁克湖与托素湖。。 好想看清他们悠然自得的神态,谁教会了他们如此规矩。 仔细入神观察这里,真是静中的鸟儿天堂 200拉过来也只能是这样,要不会惊动了他们,那是不想的。 它为啥就习惯了独自走动走西呢,步态轻盈灵动, 看上去是一只毫无心事的乐活鸟 朋友还买过木质的它作为家里的摆设,这造型是设计师喜爱的 是一种鸥吗?求知 是一家子吗? 这个季节,该是克鲁克湖最热闹的时辰。 冬季,它们大部分飞往东南亚诸岛,这的天地又是何等的景象呢。。 克鲁克湖不仅有
黑颈鹤、斑头雁、鱼鸥、灰雁等珍贵的鸟儿,还有珍稀植物,如黑枸杞、沙棘等等 为了更好的地保护这里环境和物种,自然有了守护人 克鲁克湖边的沙棘。第一次看见如此多的沙棘果 克鲁克的守护人。 热心教我们辨认盐碱地里生长的植物 野生黑枸杞禁止采摘,而它的市场价格很高 现在正是小果子成熟的季节,他不得不头顶烈日每天来回几十里地巡查,严防盗摘。 挥手说再见后,继续走入灌木丛完成工作。 托素湖 克鲁克湖与托素湖被当地蒙古人叫情人湖,也叫褡裢湖 托素是美丽传说中的男主角,自没女主角克鲁克那样旖旎多姿,湖周边是茫茫沙滩戈壁 只在克鲁克流往托素湖的入口河道处有少量的芦苇和水草 来水进入湖区,水面开阔了,不多的芦苇、芨芨草、各类飞鸟伴着这片水域 远望去,沙滩戈壁,近看,如此有生气的美景 你会再次惊叹造物主的神奇能力 ‘‘每年初春,鱼鸥、棕头鸥、野鸭等大都来到托素湖中的鸟岛上群聚。 托素湖鸟岛面积约有一平方公里,岛上的鸟儿成千上万, 整个岛屿窝巢遍地、鸟蛋累累,简直是“鸟的乐园”、“蛋的世界”。 青藏铁路从两湖中间穿越而过,’’ 瞧,这小岛上的热闹劲,看上去是好几种类鸟和谐地栖息在一起。 |